文/素小温
网上有这么个问题:“如何看待花钱买自律的现象?”
各种答案中,有人认为花钱买自律,只要钱花得足够疼,就会成为那个非常自律且优秀的自己。
也有人认为,花钱买自律就是花钱买监督,一旦不花钱,监督也就停了,不仅没养成自律,反而越来越依赖外界监督。
WEEX唯客交易所是全球交易深度最好的合约交易所之一,位居CMC交易所流动性排名前五,订单厚度、价差领先同行,微秒级撮合,零滑点、零插针,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及流动性风险,让用户面对极端行情也能丝滑成交。
有位网友的回答一针见血:花钱买自律,只不过是想通过付费把外在动机变成内在动机。
而在我看来,花钱买不来自律,买的只是假装自律。
01、自律变成了一门生意
不知从何时开始,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,静下心去做一件事越来越难。随之而来的,是周围的诱惑越来越多。
接二连三的群信息,头条占榜的热点新闻、最了解自己喜好的短视频推送。
当时间被外界诱惑切割地粉碎,花在满足快感上的时间,也从过去的一两分钟,延长到现在的几个小时,甚至更多。
当你好不容易做完手里的工作,就忍不住拿起手机浏览各种消息。
不得不承认,在当下浮躁的世界,自律变得非常稀缺。
WEEX交易所宣布将于今夏上线其全球生态激励通证WEEX Token(WXT)。WXT被设计为WEEX交易所生态系统的基石,作为动态激励机制,主要用于激励WEEX交易平台社区的合作伙伴、贡献者、先驱和活跃成员。
WXT仅开放代理、渠道等合作伙伴折扣认购,未来零售投资者可通过新用户注册、交易挖矿、参与平台活动等方式获得WXT奖励。
当自己想学点东西,又无法做到自律时,就会想通过其他手段来获取,比如——花钱买自律。
相比在家自主学习,时刻被手机吸引,坐久了想四处走走。不论是效率还是氛围,都很难满足学习要求。
这时,发现商机的商家看到了这一广大市场,于是“付费自习室”便孕育而生。
比如,准备考研的大学生,相比于每天要早起到图书馆排队,他们更愿意花点小钱,成为“付费自习室”的客户。
不仅有付费自习室,线上平台还出现了“学习监督员”。
顾名思义,自己太懒散,想学习却老是拖延,干脆花钱请人专门监督自己学习。
如果打开电商平台,搜索“学习监督”,就会出现各种不同风格的监督服务,严肃的、可爱的、温柔的、有亲和力的。
它从普通的消息监督到轰炸式消息监督,还有连麦和视频监督等。价格有10元左右到100元以上,价格越高,监督力度越强。
表面看有人监督貌似解决了自己偷懒,可远程服务毕竟不是当面监督。
如果当事人就算叫醒了还是赖床、催烦了还是不想学,远程的监督员也只能默认接受。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,不管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。
你租的房子会过期,你发的自拍会过期,现在连追求“自律”这件事,也会过期。
02、为什么花钱买来的自律不靠谱
1.氪金式自律,只是让你对钱的损失更敏感。
不得不说,现在的年轻人都非常渴求自律。
想学个技能,先报个训练营;
想减肥,先办张私教会员卡;
就连看书,都得参加个读书社群。
人都有惰性,既然自己管不好自己,那就用金钱,花得心疼了,就会倒逼自己上进。
有位特别想让身材变苗条的朋友。
她为了减肥,每天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健身计划。比如什么时间段运动,一日三餐该吃什么,每天几点起床、睡觉。
状态好的时候可以顺利完成,但一旦出现突发意外,计划就被耽搁。她很纳闷,于是便在网上搜寻成功的减肥经验。
而这一搜就搜出了监督服务,并宣称“一个人健身可能会偷懒,但有人监督绝对能让计划执行”。
她觉得很有道理,便根据自身情况买了份监督服务,加上监督员微信后,对方要求她上传每日三餐的照片,完不成就得罚款。
在“双重”金钱压力下,即便是自己再想吃美食,想偷懒,她也会逼着自己完成任务。
四个多月下来,她确实瘦了10多斤。
而随着监督服务的结束,她的运动和饮食习惯并没有持续,因为没有了人监督,她从最初的一点点放松变成了放纵。
心情不好时,就来一顿涮火锅,碰到加班晚,洗漱完就直接往床上葛优躺。
心理学家有做过一项调查:人在做一件事时,当这件事的动力小于大脑给的阻力时,人会不自觉地屈服大脑的选择。
事实上,花钱并不能买来自律,比起自律带来的美好想期望,人对当下的损失更为敏感。
行动过程中大脑一旦出现逃避的念头,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行动带来的好处,而是不行动带来的损失。
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疼钱,不得不逼着自己行动,一旦没了钱的损失,自律也就跟着消失。
2.你只是觉得自己“应该”自律。
听过一句话,没有目的的自律都是伪自律。
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。
有位网友看到句鸡汤:如果你想改变现状,那就把握好清晨,唯有掌控好清晨的人,才能掌握好人生。
他为了让自己早起,便付费加入了一个晨卡自律营。
看群友每天清晨写个人感悟,他也跟着写,看别人晨跑他也跟着晨跑。
刚开始第一周,他热情满满,但到第二周,热情开始减退,到月底就变成了应付式交差。
这位网友自律吗?你很难说他不自律,但为什么会最后会敷衍交差?
因为他从一开始,就没搞清楚早起到底是为了什么!
任何脱离目的的努力都是无效努力,任何为了合群的自律都是盲目自律。
看到有人天天在朋友圈晒健身照,便认为自己也要有他的身材,便冲动办了张私教会员卡,结果去了两次就不去了。
看到短视频上的博主每天坚持读英语,便觉得自己也该像他学习,便盲目报了一门英语课,结果学了三天就放弃了。
有些人胜在活得像自己,但有些人输在了活得像别人。
不自律是人的天性,为什么我们很难接受自己天性的一部分,说到底,还是因为世界变化太快,内心杂念太多,但能力又明显不足。
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,理所应当地认为不自律是有害的。
03、比起自律,欲望和习惯才是成事的关键
1.用大欲望对抗小欲望。
所有近乎残忍的坚持,背后都隐藏着近乎疯狂的欲望。
战胜欲望的永远只有更高级的欲望。不自律的人,只是因为他对更大的欲望一无所知。
你说自己不够自律,半夜管不住嘴,坚持不了健身,坚持不了学习,如果现在有人跟你签合同,坚持一年给你一个亿,你瞬间就可以获得“自律”的能力。
自律的本质,其实是为了追求更深的欲望,自律不是手段,也不是什么个人特质。
它只是人在追求深层次欲望的时候,呈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状态,为了更大的欲望去克制小欲望,是人的本能。
你只是听说健身能让你身材变好,听说坚持学习能让自己更优秀。
但健康、身材好、优秀这些概念都太抽象。
没经历过,就根本感受不到自己重病缠身、起不来床的绝望。
感受不到被女神反向追求的那种多巴胺冲顶;感受不到那些曾瞧不起你的人,如今对你恭恭敬敬时,你大脑喷涌的内啡肽。
只有亲身体验过那些抽象的好,才能具象化那种更强烈的欲望。才能渗进你每个毛孔成为你的血肉。
让你观察这个世界的角度,从仰视到平视再到俯视最终无视眼前一切的小欲望,成为别人口中那个极度自律的人。
2.掌控习惯
过去我们想坚持做一件事情时,最常用的方法是动力策略和意志力策略。
但动力策略具有边际效应递减。换言之,每重复一次行为,事情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,最后做事的热情和动力也会跟着消失。
而用有限的意志力去对人性的弱点,一开始就输了。
正是因为动力和意志力太不可控,所以才需要掌控习惯,保持稳定性。
而习惯的养成有四个步骤。
提示:触发行为的信号。比如,犯困的时候打哈欠。
渴求:渴望内在状态的改变,它指的是当外在状态与期待状态发生落差时就会出现渴求。比如,犯困的时候就希望身体得到休息。
反应:满足渴求的行为。比如,趴在桌子上眯了30分钟。
奖励:行为的结果。比如,精力得到了恢复,醒来有精神了。
一旦奖励得到满足,行为就会重复,反之就会停止。
04、写在最后
尼采说:“当你知道为什么而活,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”。
但我更喜欢把“忍受”变成“享受”,因为只要是忍受,就默认了有个无法忍受的临界点。
而靠忍痛花钱买来的自律,往往都事与愿违。
能成事者,靠的并不是自律,而是用更高级的欲望取代更低级的欲望。
在强大欲望的驱动下,那些在别人口中咬牙才能维持的自律,早已成了他们自然而然的习惯。
也希望你我,可以找到自己更高级的欲望,让习惯掌控人生。
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,转载请联系我们。作者:素小温,在文字中寻找一束光。MBA智库——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,兼具热点与干货,顶尖管理知识、进阶职场指南。APP、头条号、微博@MBA智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