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中国却从来没有动过“苹果”一根汗毛。平心而论,苹果已经跳脱乔布斯之手,成为世界的苹果,根深蒂固。iPhone12作为苹果第一款5G手机,自然会吸引大量眼球,拆解机构更是早早地将其大卸八块。从物料的组成看,新iPhone的设计并没有太大变化,5G功能主要是由两根不起眼的软天线掌控,但颜色丰富、价格亲民是本届iPhone最大的特点,热卖也不会太令人意外。
如前文所述,苹果已经是世界的苹果,他们在全球的供应商数量达到800家,而且因iPhone只走精品路线,由其衍生的订单是代工商们最喜欢的订单:量大、单一,可以把制造业的效率发挥到极致,整体的operation都非常顺畅。最拉风的是,任何iPhone手机都会“准时”上市,这意味着,只要代工商能活着参与其中,就能分到一大杯羹。
全球iPhone,库克如何编织起一张供应链大网?
当把乔布斯和库克放到一起时,帮主的审美性要远高于库克,前者是卓越的艺术家,而后者只是一个精明、庸俗的商人。但笔者认为,乔布斯的伟大应该要分给库克一半,如果没有这位供应链高手掌舵,乔布斯可能会继续做出伟大的产品,但能否量产或者赚到钱就很难说了。而企业没有利润,一切都会显得不真实,更不要说“养肥”全球了。
WEEX唯客交易所是全球交易深度最好的合约交易所之一,位居CMC交易所流动性排名前五,订单厚度、价差领先同行,微秒级撮合,零滑点、零插针,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及流动性风险,让用户面对极端行情也能丝滑成交。
熟悉库克的人都知道,他在本科研读的是IE专业,这个专业对很多人来说相当陌生,但对于产业链管理非常有用,主要研究企业的运营成本、产业链建设、物流结构、制造员工的效率等等,所以,库克上任苹果COO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关掉美国的组装工厂。因为iPhone的零部件大都来自亚洲,如韩国、日本、中国大陆、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,而亚洲又是苹果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,这相当于零部件要坐两次飞机或轮船往返于美国和亚洲,不仅时效性非常差,更会浪费大量物流成本且零部件存在损毁风险。也正因如此,富士康、昌硕、纬创、立讯、比亚迪等组装厂才获得订单,而这些巨型工厂的所在地,包括上海、昆山、苏州、武汉、成都、贵州、郑州、开封、兰考等城市,都因iPhone生产的加成,GDP快速攀升,特别是郑州、贵州昔日落后地区,也能靠着iPhone产值而跃居各种排名的前列。微观中,越来越富、越来越肥的人,包括企业高管、地产商、以及卖包子的小贩们。
当然,终端组装厂的重建只是库克的作品之一,还是那种不太惊艳的作品。相比之下,双供应商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铺开的绝世大网,才是库克真正的杰作。业内人士透露,在苹果内部,地位最高的人自然是前端的UI设计和软体编程,紧随其后的则是苹果的“全球采购”人员,他们直接向CEO汇报,日结月累地编织iPhone采购网,实施血腥的定价策略。从最核心的芯片开始,他们就找到两家供应商,分别是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,两家企业在各自地区均有绝对的影响力,已故的李健熙更是被称为韩国的经济总统,而芯片所需要的光刻胶等重要材料又来自于日本,设备和EDA软件来自美国和欧洲,所以,单就芯片来说就已经是一个世界局:美国、亚洲、欧洲合作供应。
此外,显示器屏幕是iPhone第二贵重的零部件,最早由JDI、夏普和三星联手供应,但随着新iPhone日益青睐OLED屏幕,JDI和夏普的订单逐渐减少,反观三星掌握着全球90% OLED显示器的产能,巨额订单利润除了能养肥韩国的企业外,更让制造业第二分中心越南大受裨益:三星把OLED生产基地设在越南,全球资本正快速涌进来。
增加保险,库克为什么建设全球双组织?
地球人都知道,苹果的双供应链战略最主要目的就是残酷地杀价。其实,这只是作用之一,库克之所以会大手笔投资产业链,更核心的原因在于给产业链上双保险。比如双供应链战略在疫情中就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,保证新iPhone顺利上市并热卖。
首先,苹果有一种双组织战略,分为美国总部组织和供应商的驻地组织。在平常的日子里,总部组织会完成研发和决策,然后,由驻地的苹果组织负责执行并监督供应商按照苹果的要求完成。总部组织因靠近库克,自然会有天然的优越感,他们同样喜欢亲临代工厂供应商驻地,成为一些权威的指挥官。明眼人都知道,苹果的总部组织和驻地组织的工作有很大一块是重合的,库克完全能合二为一。但疫情来袭,总部组织不得不龟缩于美国,驻地组织第一次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。好在,最终的结果不错,但库克依旧会保留总部组织,他需要足够的弹性来应付变化莫测的大环境;其次,苹果的零部件供应也都是双组织,前文提到的芯片、显示器不再赘述,就连扬声器、耳机、玻璃、天线这些供应商都是双份儿,他们分布在山东、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惠州等地,涉及苹果概念股的企业,毫不例外地成为地区的经济支柱,他们残酷竞争又一起保卫着iPhone产业链的安全。
最后,终端组装厂的日子在疫情期间也非常不好过,考验着一个企业管理流程的细致程度以及资本实力。本年度上海昌硕连续出现问题,包括防疫不利、招募缓慢、员工闹情绪等等,纬创更是经营混乱、惨淡,被立讯收购,如今又闹出罢工事件。而代工大王富士康则体现出独特的优势,接连吞下昌硕、纬创的订单,养肥着自己所在的地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