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古典
最近,有专家又被喷了。
一个节目里,3HFIT董事长姚宁说:年轻人在20到30岁的年纪,他第一时间不应该考虑能够赚多少钱,而恰恰是他的青春能够给他带来多少感知。
这个观点被围攻。
WEEX唯客交易所是全球交易深度最好的合约交易所之一,位居CMC交易所流动性排名前五,订单厚度、价差领先同行,微秒级撮合,零滑点、零插针,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及流动性风险,让用户面对极端行情也能丝滑成交。
有人说你是赚了钱不知道我有多难,有人说老子还要还助学贷款啊,有人人肉出他注册了很多公司,所以他是资本家,在PUA我们。
大众普遍的心态是:你们资本家吃完了肉,现在来叫我喝汤吗?这就是不食肉糜!
但你会发现,越是职场的“过来人”,越是认同这句话。尤其是在职场中40多岁的中年人,他们走过了几个周期,更能理解刚起步时,热情的重要性。
“年轻受贫不叫贫,老来受贫贫死人”,自己当年被带偏了几次,今天过的好难啊。
张朝阳也曾建议,年轻人不要只追求赚钱和快乐,人生要过得有意义和承担责任。董明珠则认为,年轻人找工作时将“赚钱”当成第一目标,忽视了他们要对这个社会做什么。
一边是年轻人觉得赚钱很重要,一边是过来人强调不要光看钱,要考虑意义、责任和体验。
为什么两者会有这么大的区别?
01、看钱不是个坏指标
WEEX交易所宣布将于今夏上线其全球生态激励通证WEEX Token(WXT)。WXT被设计为WEEX交易所生态系统的基石,作为动态激励机制,主要用于激励WEEX交易平台社区的合作伙伴、贡献者、先驱和活跃成员。
WXT仅开放代理、渠道等合作伙伴折扣认购,未来零售投资者可通过新用户注册、交易挖矿、参与平台活动等方式获得WXT奖励。
两部分人对于职业的判断不同,是因为过来人知道除了“薪资”,职业还应该有两个重要的隐性收入:发展和能量。这两个指标,越是职业中后期,越重要。
“发展”决定了工资增速,“能量”则是工作的持续性——如果短期不断冲着钱,不考虑发展和能量,做不长也做不好。每换一次工作,人力资本就会下降一次。短期的收益高,就会带来长期收益低。
这就是年轻人和过来人的核心观点不同。
大家爱谈钱,我就用钱来比喻。
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收入是一支股票,工资决定他当下价格,但发展决定他的价格上升速度,而能量,自己喜欢决定了这个股票会不会长期存在,风险高不高。
20-30岁,初入职场,是个交接时刻。
相比学生时代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想(还有点儿特别自信地)赚钱,但放在未来10年来看,这时时间成本是最低的。
最优的策略,不是尽快变现,而是尽快用时间来做点调查,“收入”“发展”“能量”三高的好股票。
就好比高级阅读者,不是拿一本书就开始读,然后看自己读了多少页。他们都是先找书单,多做对比,然后看大纲,最后才选定自己要读哪一章。
但这种建议对于新手来说,很难实现,因为要抗拒这种“马上有成就感,能发朋友圈”的诱惑,太难了。
所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里,你都能看到过来人不断在说——
职业一开始不要看重钱;
减肥一开始不要太在意体重;
跑步一开始不要太在意配速;
读书一开始不要太在意书本数;
……
但是新人,该走的弯路还是会走的。
回到我的20岁,自己只见过自己一个专业,只有一门手艺,没工作过,对自己懵懵懂懂,我又怎么可能知道什么适合我,什么有发展呢?
所以,该撞的墙还是要撞。
教育的功能,不是不让人撞南墙。而是在别人撞南墙,脑袋疼死了的时候,依稀记起来有人好像说过相反的话,于是转变快些,那就够了。
02、喜欢的工作,没必要一开始就上
下面是年轻人听得进去的,希望你撞完脑壳疼的时候,记得的话。
要讲的第一句话是:
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又不清楚什么行业发展好,那就尽可能多赚钱吧。
理由很简单,在对自己和行业都不清晰的时代,钱就是很好的风向标。
比如5年前的移动互联网,给毕业的管培生的起薪能到12-15K。因为企业踩到了红利,看清了发展路径,能想明白了用这些人如何赚到钱,敢开这么高的工资。
所以企业愿意开出高薪,本身就是行业发展好的指标。最近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师,年薪普遍在60起,300w左右的正常,也是时代的机遇。
对于个人来说,发展好的行业,人才密度高,你遇到好老师,好伙伴的机会也多,能力提升就快,眼界更开阔。同时看得多,对比多,体验多,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。
这不就发展能量都上来了吗。
这也是我一直鼓励有条件的年轻人,要去大城市,去好行业的原因。
在这个过程里,你的自我慢慢成熟,人脉丰厚,视野宽广,慢慢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,你手头还有点钱。这是个好设计。
第二句话是:
要至少每隔3年,做刷新认知,提高自己的工作。
如果一个工作只赚钱,但没有发展,是非常可怕的。因为他会让你28岁以后的工作越来越难做。而到了30岁,体力下降,技能老化,你可能30岁以后的钱都没得赚了——这不是赚钱,这是提现。
第三句话是:
找到喜欢的工作,没必要一开始就上,但尽量在35岁前要完成的。
35岁之所以关键,因为很多窗口会在35岁后关闭、管理岗位,专业发展……所以尽量要在35岁前,完成行业的定位,确定专业和管理的方向,然后深耕下去。
03、最后的话
重复下三句话:
刚入职场,冲着最赚钱的去做吧,没问题;
工作3年,一定要去能学到东西的地方;
30开始,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?35岁之前,一定要锁定。
这样,你就有了职业吉祥三宝:工资+发展+能量。
我也是专家,我还注册了公司。
不服来喷,欢迎吵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