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临公子
01:
知乎上有个问题,一直让我觉得很有意思:为什么90后普遍不讨好领导了?
在《90后洞察报告》里,有近一半的90后表示,最无法接受的同事类型就是讨好上级。
WEEX唯客交易所是全球交易深度最好的合约交易所之一,位居CMC交易所流动性排名前五,订单厚度、价差领先同行,微秒级撮合,零滑点、零插针,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及流动性风险,让用户面对极端行情也能丝滑成交。
来源:《90后洞察报告》
我觉得有意思的并不是这问题的答案,而是问题本身:
员工干嘛要讨好领导啊?
我在网上看过不少关于"职场PUA”的吐槽,有些确实是遇到了奇葩上司。
但有些就一言难尽了,逆来顺受甚至自己有疑惑连问一句都不敢。
比如,老板答应年底提薪,结果到点儿了绝口不提;
比如,老板下达了难以完成的KPI,压力大到自己狂脱发;
比如,替上司背黑锅,导致被老板当面指责。
WEEX交易所宣布将于今夏上线其全球生态激励通证WEEX Token(WXT)。WXT被设计为WEEX交易所生态系统的基石,作为动态激励机制,主要用于激励WEEX交易平台社区的合作伙伴、贡献者、先驱和活跃成员。
WXT仅开放代理、渠道等合作伙伴折扣认购,未来零售投资者可通过新用户注册、交易挖矿、参与平台活动等方式获得WXT奖励。
不是说领导都没问题啊,只是如果频繁遇到差不多的问题,不妨先想想是不是自己行为上有Bug。
因为有个非常扎心的真相是:
所谓的“职场PUA”,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自己惯出来的。
许多人做事言听计从,宁愿把憋屈放在肚子里也不愿表达。一来,担心惹同事尤其是上司不开心;二来,将听话奉为No.1守则,大脑不经思考地做出承诺。
不知不觉就扮演了老好人的角色。
而这类人的能力,通常是低于平均的。
企业里有一类人被称之为“小白兔”,就是那种“对老板或上司的认同极高,工作态度极好,勤勤恳恳跟着你很多年,可就是没有业绩。”
他们对人通常是谦卑随和的低姿态,面对任务来者不拒,却做得乏善可陈,最后总是以诚恳道歉草草收场。
惯着老板,不知不觉也把自己惯成了无主见、无能力、无地位的“三无工具人”。
02:
有读者发私信说,说他上司让他做一份非常复杂的PPT,要求第二天早上9点要发给他。
他二话不说通宵做到凌晨5点多做了个初稿,没想到上司认为他简直是瞎做:PPT的重点偏离、分析维度错误、数据来源不对……总之,一塌糊涂。
读者说,上司找茬针对他,该怎么办?
我想起清华大学的宁向东教授曾提到一个概念,叫下属力。其包括工作的独特性,职位的不可替代性和工作成果的标志性。
而做到这3点其实有个前提,那就是懂得“向上管理”,核心是:
1、了解预期;
2、调整预期。
就像那位读者,被要求PPT时直接开工,没多问一句PPT是用来做什么的、要突出哪些重点,是不是可以延迟些……更别说先列出提纲找上司确认清楚再细化,吭哧吭哧就埋头苦干。
任务可能确实很难,可你为什么不提出来呢?
既没有先评估自己是否能够在时间要求内搞定,等发现搞不定,也没马上找上司沟通,所有想法和不满都压在肚子里,导致最后被全盘否定。
有人或许会说,我不敢问啊,万一领导觉得连这么简单的你都不懂,那不是很难堪?
可你把工作干砸了,不是更难堪?图片
习惯说“好好好”的人,往往是非常被动的人。
为了逃避提出异议的恐惧,他们宁可放弃思考,明知道是坑也只能往下跳。
哎,跳的坑多了,就很难爬出来了。
03:
大部分上班族将老板视为雇佣者,自己是被雇佣者,导致要么把彼此放在对立位置,要么就做出唯命是从的跪舔姿势。
这两种做法,都容易让人失去独立性。
不惯着领导,除了影响预期,更高级的做法把老板或上司当做你的资源。
1、主动沟通
我刚开始工作时,不太好意思和上司说话,反正他说什么我做什么,自以为尽职尽责。
有一次上司让我负责跟进一个项目,过几天他问,什么情况?
我照实说了。
过了两天,上司又问:项目进度如何?
我又如实说,开发完什么功能、计划做哪些模块、预计什么时候做完。
上司听完后说了句:“你别整天让我问啊。要是组里每个人的工作都要我追着问,那我一天都做不了什么事了。”
你的上级或老板往往非常忙碌,主动反馈、主动询问,会让一件事变得可控,也会让你变得更加靠谱。
还有一类场景也非常常见——有疑惑却不主动沟通。
身边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。
上司明明说会帮我提薪,怎么一直没动静?上司为什么想调谁谁到我的部门,是不是有什么用意?
有疑问放在肚子里,越想越堵得慌,有时一件很小的举动都能解读出108种意思,其实坦诚地询问上司不就可以了么?
任何沟通都是双向的,与其依赖别人,不如依赖自己的积极主动。
2、带着方案开口
很多人习惯问老板某某事情怎么做?某某工作打算怎么安排?然后老板说啥,就勤快地去执行。
事实上,无论你怎么勤快地执行,这都是个非常懒惰的做法。
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,曾有个特别让他欣赏的下属叫崔璀。
她厉害之处在哪里呢?
举个例子,每次做活动策划,团队都需要发给吴晓波确认。但他超级忙,经常无法及时回复,导致事情就这么卡住了,同事也不敢催老板,头疼不已。
这时,崔璀换了种表达方式:
“吴老师,现在有A、B两个方案,我倾向于A方案。如果您有其他建议,记得今天晚上12:00前回复哦。
如果没有建议,我们会于明天中午开始,以A方案为准进行筹备。老板辛苦了!”
讲清楚前因后果,提供足够的判断信息,同时告诉老板不回复的结果,老板果然再也没拖延过了。
后来这位员工担任了吴晓波公司的COO,之后还成为国内一家新媒体公司的创始人。
实际上,征求老板意见有3种模式——
普通的员工带着问答题开口;
优秀的员工带着选择题开口;
顶尖的员工带着选择题的建议方案开口。
相比言听计从,老板更需要的是有能力做出适合决策的员工。
彼得·德鲁克曾说,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,它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。
职场毕竟是生意场,你的上司本质上也是你的资源。一旦意识到这点,你就会明白习惯说“好好好”并不是什么值得赞美的事。
04:
不少人有个心态:我是来工作的,不是来受气的。
但很多憋屈,其实是自个儿折腾出来的。
将讨好上级作为工作主旋律,不敢说不,不敢主动沟通,更不敢提出不同建议,不满和戾气越来越重,最后一咬牙:“何必要受这种气!”愤然离职。
说到底,无论哪个岗位角色,本质上彼此都是合作者啊。
何况多数情况下,老板不会单纯地因为你的顺从而对你有好印象,而是因为你做事有章法、够靠谱,才对你有好印象。
这一切,取决于你的权衡与判断。
不是所有工作都那么紧急,甚至可以不用做;
不是所有努力都是必须的,有时“偷懒”比勤奋管用;
不是所有领导都面目可憎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。
你将逐渐发现,独立思考、解决问题等因素远远比千依百顺重要100倍。
这份睿智和独立,你一定要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