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MBA智库·素小温
1、虚荣心——商人的诱饵
一个月花掉39万?还是个未满18岁的高中生!
这是啥操作?
WEEX唯客交易所是全球交易深度最好的合约交易所之一,位居CMC交易所流动性排名前五,订单厚度、价差领先同行,微秒级撮合,零滑点、零插针,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及流动性风险,让用户面对极端行情也能丝滑成交。
近日,据新闻报道,一名未满18岁的高中生,将家里的39万存款打赏主播,上了热搜。
事情发生在福州,几年前,林霞(化名)夫妇为了还债,就出售了家中唯一的一套房产。
还完债最后剩余50多万元。
60岁的老两口不懂手机软件,就让儿子(小胡)把这笔钱转到了支付宝,顺便挣点利息。
原本这笔钱,是父母打算给儿子,未来买房当首付的。
没想到,居然被儿子拿去打赏娱乐主播了。
去年8月起,儿子在家上网课,无意间接触了搞笑、唱歌等娱乐直播。
直播间里,主播频繁跟小胡互动,在对方的怂恿下,小胡对当“榜一大哥”上了头。
WEEX交易所宣布将于今夏上线其全球生态激励通证WEEX Token(WXT)。WXT被设计为WEEX交易所生态系统的基石,作为动态激励机制,主要用于激励WEEX交易平台社区的合作伙伴、贡献者、先驱和活跃成员。
WXT仅开放代理、渠道等合作伙伴折扣认购,未来零售投资者可通过新用户注册、交易挖矿、参与平台活动等方式获得WXT奖励。
短短几个月,小胡大约给10个娱乐主播,一共打赏了39万多。
有次,他为了绕过打赏通道的限制,更是一次性给主播转了9万块。
林霞得知实情后,既震惊又愤怒。
她多次向平台追款未果,最后将直播平台告上了法庭。
这起案件广州法院还在审理,结果尚不明确。
而孩子的父亲,被诊断为肺部肿瘤晚期,目前正在借钱治疗。
有网友看后很生气,快18岁的人了,还这么不懂事,现在倒好,家人治病都靠借钱了!
还有人吐槽,现在的直播平台真是害人不浅,就应该取消打赏权限。
也有人说,此事是父母疏于管教,才让孩子对打赏着了魔。
在我看来,导致年轻人犯错的,还是虚荣心。
就像《傲慢与偏见》中的一句话:“欺骗了我们的不是别的,常常是我们自己的虚荣心。”
如今市场上产品过剩,只有功能属性的商品,很难再满足大众的需求。
商家为了迎合更多的年轻消费者,虚荣心无疑是那把好钥匙。
你想拥有好皮肤,商家就告诉你,买明星代言的高端品牌,才是对的。
你向往美好生活,商家就告诉你,年轻时,就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
你渴望成为焦点,平台就告诉你,升级到排行榜第一,就可以万众瞩目。
于是,你的本性和幻想,在消费上暴露得一览而尽。 加上大数据算法的介入,人性更是被平台拿捏得无处可躲。
商家们为了赚到更多钱,只会想方设法,阻碍大众心智的提升。
最好是把消费者变成“巨婴”。
因为大众的心智越不成熟,就越容易被情绪所控,也就越容易无脑下单。
拉罗什科夫说:“ 虚荣心驱使我们去做的事,比理智促使我们做的事要多。”
事实也证明,人的很多行为和消费,多半是受到了外界虚荣的驱使。
2、从虚荣到上瘾,共需要几步?
网上看到过这么个问题:
“为什么很多人宁肯省吃俭用,甚至借钱也要给主播打赏?”
有人说,这些人,都是在现实中活得很窝囊,才会靠打赏去刷存在感。
但如果一味指责打赏者,或谩骂平台设计者,那这道题始终无解。
就算这个人不在直播打赏上吃亏,在其他方面,同样会栽跟头。
从人性的角度出发,一个人被虚荣驱使,到无法自拔,又要走几步?
就拿直播打赏举例。
1.得到提示:也就是触发行为的信号。
触发又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。
外部触发指的是,各种软件的消息推送。
内部触发指的是,内心的渴求。比如无聊的时候,会不自觉地向四处观望。
2.产生渴求:渴望内在状态的改变。
当外在状态,与期待的状态,发生落差时,就会产生渴求。
比如,人无聊时,就希望立马有好玩或刺激的事出现。
3.做出反应:满足渴求的行为。
比如,人无聊时,会忍不住拿出手机,刷各种APP。
4.得到奖励:行为的结果。
比如,用手机无意间刷到了某个娱乐直播间,主播跟你频繁互动。
你给对方打了赏,对方不仅回了你一句“谢谢我大哥”,还给你唱了首歌。
5.继续投入:奖励达到满足后,行为就会重复。
如果你多打赏一点,还可以要求主播点歌、点舞。
当然,竞争者越多,主播的要求也越高。
只有成为主播的“榜一大哥”,才能享受到VIP服务。
比如加联系方式私聊、甚至是线下面聊。
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,无法满足的要求,在线上只需花点钱就能实现。
得到的奖赏,又会反向驱使他,不断地投入,形成一个闭环。
这种行为,会让一个人上瘾,并不只是他的自控力差。
而是他的虚荣心,被人精心地设计过。
柏格森说:“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,但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,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。”
深有同感,虚荣心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。
只不过,有人控制的比较好。
但有些人,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满足自己的机会。
就像之前,江西一位大学生,为了给女主播打赏,不惜走上了借贷之路。
家人发现异常时,他还谎称,钱是用来学习的。
直到家人接到,借贷公司的催债电话,才知道儿子陷得太深。
听过一句话:“毁掉一个人,让他放纵自己的虚荣心就够了!”
他为了贪图外在的光彩,不仅会因为过度消费而变得颓废。
还会沉醉在自己编织的每一个谎言里。
而人又习惯性遵循,行为和认知的一致性。
所以,当他撒了一个谎之后,只会用更多的谎去圆。
直到谎言被戳破的那天。
3、破局的治标与治本
既然放纵虚荣心,那么容易毁掉一个人,那怎么破呢?
虚荣心离不开消费,是消费就离不开需求。
在《小狗钱钱》中作者提到,你每花出去一笔钱,如果自己没把握,不妨根据“三要”来选择。
也就是必要、需要、想要。
所谓必要。就是日常最刚需的东西,你不买就无法维持生活,典型的衣食住行。
需要。就是在必要的基础上,更进一步地满足,主要是用来改善生活质量。
比如,改善伙食、丰富穿搭等。
这些消费,属于有的话更好,没有也不是不行。
而想要。就是内心无尽的欲望。
比如,衣柜里明明还一柜子衣服,可看到有漂亮的衣服在搞活动后,二话不说就买了。
手里的手机才用没多久,一看到有新款机上市,就忍不住刷花呗、信用卡。
我想大部分人,花钱最多的地方,都是用在“想要”的地方。
像给主播打赏,这样的非理性消费,更是为了满足内心的“想要”。
而且这种“想要”是个无底洞,不管你有多少钱,都无法把洞填满。
想克制这种行为,每次消费前不妨先问一问自己:“不花这个钱,我就没法活了吗?”
虽有些偏激,但对很多人来说,都很有效果。
但建议归建议,对那些执迷不悟的人,再好的忠言,都是逆耳。
怎么都劝不醒的人,只有痛醒,才能让他迷途知返。
就像12年前,那个卖肾买苹果手机的17岁高中生小王。
2011年,学校掀起了一股“苹果机热潮”。
小王跟很多人一样,对Iphone4充满了极度渴望。
可他苦于没钱,于是便联系了一家黑中介,以2.2万元卖掉了自己的右肾。
最终,他也如愿以偿,顺利买到了一台Iphone4,和一台ipad。
可拥有Iphone4的快乐没多久,身体就亮起了红灯。
他先是卧床不起,紧接着因为伤口被感染,被迫住了院。
如今他的左肾早已严重透支,被评为3级伤残,一辈子都得靠药物维持。
尽管他父母将那家黑医院告上法庭,最终获赔147万。
可这笔钱,再也换不回儿子的健康了。
而12年前那部梦寐以求的Iphone4,价值早已大打折扣。
小王为了一时虚荣,把自己的后半生全搭了进去。
回头再看这个故事时,只有各种的唏嘘。
俗话说,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
殊不知,有些错只要犯过一次,改的代价就特别大。
就像小王,即便他知错下次不犯了,可照样弥补不了,他身体的遗憾。
为什么很多人,非要吃亏了才会长教训?
只要不是他领悟到的,你给不了他,就算给,他也拿不住。
只有他本人亲身悟到的,才有可能做到。
他能做到的,才是他自己的。
写在最后
罗素说:“虚荣心如果过度,无论任何活动所带来的乐趣,都会被自身的原因所扼杀。”
不排除,虚荣心有激励效果。
但我更倾向于,轻易挑战自己软肋的人,容易玩火自焚。
未成年也好,职场人也罢,用惨痛换取教训的事,希望你我,一辈子都不要有!
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,转载请联系我们。作者:素小温(MBA智库专栏作者),在文章中寻找一束光。MBA智库——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,兼具热点与干货,顶尖管理知识、进阶职场指南。APP、头条号、微博@MBA智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