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张良计
今天总结了3个在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逻辑陷阱,希望能够帮到各位的思维能力成长。文章比较长,但大家看完一定会有所收获。
下面进入正文:
1. 逆推谬误:先有结论,再有过程
WEEX唯客交易所是全球交易深度最好的合约交易所之一,位居CMC交易所流动性排名前五,订单厚度、价差领先同行,微秒级撮合,零滑点、零插针,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及流动性风险,让用户面对极端行情也能丝滑成交。
很早以前我在做咨询行业的时候,老板告诉我一条铁则:
“过程比结论更重要。”
怎么去理解这句话?
举个例子。
比如现在你是一个电商营销经理,公司最近新推了一个口红出去,营销费用花了不少,打了很多广告,可用户增长一直做不上去,销售额也平平无奇。
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?
找原因,做分析,对吧。
那最容易想到的原因有哪些呢?
WEEX交易所宣布将于今夏上线其全球生态激励通证WEEX Token(WXT)。WXT被设计为WEEX交易所生态系统的基石,作为动态激励机制,主要用于激励WEEX交易平台社区的合作伙伴、贡献者、先驱和活跃成员。
WXT仅开放代理、渠道等合作伙伴折扣认购,未来零售投资者可通过新用户注册、交易挖矿、参与平台活动等方式获得WXT奖励。
脑子里很快蹦出来几个选项,比如产品本身的卖点不突出不吸睛;或者竞争对手是金主爸爸,砸的营销费用是我们的N倍;也可能是消费者的品味发生了变化,不再喜欢这种风格的口红设计。
以上这些,是最容易想到的3个原因。
那为了证明这些假设的原因,接下来会去做什么呢?
找Support,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论据。
产品本身卖点不突出,那就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卖点,再和同类的竞品对比一下,看看是不是足够吸睛;
竞争对手花的营销费用更多,那就来看看他们把钱都投在了哪些渠道,估算一下整体的媒介预算花费有多少;
消费者品味发生了变化,这个更简单,去扒拉一下产品主页的评论区留言,看看用户们都是怎么评价咱们产品的。
到目前为止,这个思路似乎没什么问题,最后洋洋洒洒写出一个分析报告PPT,提给老板交差,大功告成。
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Bug?
以上这套思考路径,是按照先有结论(假设3个销量不佳的可能原因),再去论证(找资料和数据)的逆推逻辑来操作的。
但这么做是正确的吗?真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吗?
并不能。
这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,所以我才拿出来举例,这件事最后真正的原因是:
电商平台的算法规则改了。
因为以往的营销流量打法,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新规则,所以才导致用户增长和销售额上不去。
通俗来讲,就是过去你可以100块钱全部梭哈买流量,可现在你要把100块拆成20块、30块、50块分别去花,去操盘不同的版块内容,最后形成营销组合拳,这样才会有效果。
而之前设想的3个原因,没有一个说到点子上。
这就是逆推型的逻辑谬误:
只有结论,再有过程。
仅凭经验主义总结出几个可能的原因出来,导致后面所有的论证都在潜意识里向这些方向去靠拢,而忽略了意想不到的新可能。
这和警察探案很像。
当警察带着主观意识去锁定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时候,在找证据的过程中,就会不自觉朝着能证明TA有罪的方向去寻找,而忽略了能证明TA无罪的信息。
如果没有及时意识到这个思维谬误,最后很容易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。
在工作中也是如此。
遇到问题了,我们往往会根据个人经验先提出假设,再去做论证。这个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我们聚焦思考方向,但同时也屏蔽了其他更多的可能。
有一个词专门描绘这种现象,叫:
懒惰的真相。
在大众传播的语境里,人们更倾向于别人告诉他们真相,而不愿意自己动手去挖掘真相。
因为从无到有找寻一个真相,投入的成本太高。可如果事先已经有一个假设的真相存在,我们只用去证明它的对错,反而更容易。
面对简单的问题还好,一旦问题的复杂系数变高,这么做往往会离真正的真相越来越远。
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?
很简单,把顺序倒过来。
过去是先有结论,再去证明。现在我们先找证据,再推理结论。
还是文章开头那个例子,销售额和用户增长上不去,这是问题。那么基于这个问题,我们不要急着提出假设,而是去搜寻事实。
怎么搜寻?
三个字,找异常。
既然按照以往的经验操作,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,那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异于平常的事情,你要把它们全部找出来。
当时我们事后复盘就找出了很多异常,比如媒体预算投入的ROI显著降低,追踪消费者的行为发现路径明显拉长,该出现我们产品广告的地方却出现了别的内容。
所有这些异常现象拼接在一起,推理出一个我们在过去怎么也不会想到的结论:
平台的规则改了。
然而当我们带着这个结论去问电商平台的小二时,对方表示确实如此。并且一个月前就告知了我们此事,可当时谁也没有引起重视。
虽然蒙受了损失,但大家吃一堑长一智,以后分析问题的时候,再也没有掉入这样的逻辑陷阱中去。
2. 断层谬误:我以为你知道
大家一定玩过一个游戏:
你画我猜。
一个人在画板上画画,另一个人根据画板上的图案来猜对方画的是什么。
听起来很简单对吧,但玩起来总让人啼笑皆非。
比如有一次我和朋友玩,我抽中了一句诗:
“锄禾日当午。”
于是我画了一个人弯着腰在锄地,头上再画个太阳,很好猜对吧?
但我那个二货朋友楞是猜了四五个都不对,急得我手舞足蹈跟他比划,而我又不能说话,最后时间到了只能含恨作罢。
事后我吐槽我的朋友,你搞什么飞机,这都猜不出来。
可他满脸无辜地望着我,表示这一幅图有很多种可能啊!
在这个例子中,其实我和我的朋友都没有错,错的是什么呢?
信息认知的不对等。
我拿到题目的时候,脑子里第一反应的画面是一个人在烈日下锄地,这没有任何错误。
但我的朋友他不知道我拿的题目是一首诗,而且还是一句中文诗。
所以当他看到一个人在锄地的画面,会想到很多种可能。比如梵高有一幅画也是一个人在太阳下锄地,他当时猜的就是这个。
这种情况,在《让创意更有粘性》这本书里面,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来描述它:
知识的诅咒。
当你知道一件事情的时候,你就无法想象自己不知道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。
这里的知识,不一定是真正的“知识”,它也可以是信息,事实,情报等。
而这就导致了我今天要说的第二个逻辑谬误,沟通断层。
你以为对方都知道,可对方并不知道。你以为对方能对你感同身受,可对方与你的悲喜并不相通。
这种现象在日常工作中,简直太常见了。
比如你在工作的时候,突然被叫入参加一个会议。
会上坐了七八个人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地热火朝天,你完全不知道前因后果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心里着急想着手头还有别的工作亟待完成。
会议结束,你的老大突然跟你说,刚才大家说的你都记下来了吧。这个新项目需要你来协助,你先把接下来的工作内容规划整理一下。
而你听完不知所措一脸懵逼地呆在那里,发出灵魂三问:
“我是谁?我在哪儿?我要干嘛?”
这就是知识的诅咒,你的老大和你处于信息层级的两个维度:
他以为你对项目都知道,都理解。而你脑子里一片空白,连这个项目的前因后果都不晓得。
这时,你们的沟通就发生了断层。
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。
再比如,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之间的沟通。
产品经理是市场导向思维,关注的是用户体验,是商业转化,是deadline。而程序员是理工科思维,关注的是可实现性,是因果转化,是问题聚焦。
一个是现实主义,一个是理想主义,两者的认知角度不同,就会导致日常沟通上的障碍发生。
产品经理说明天这个功能一定要上线,用户非常喜欢。可程序员拒绝,说实现这个功能等于要把之前的产品框架全部大改,不可能这么快做好。
于是矛盾就这么产生了。
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
很简单,在沟通之前,先弄清楚自己和对方处于信息认知的哪个阶段。这里有个NPA原则,大家可以记一下。
所谓的NPA,分别指代三个单词:
Nothing/Part of it/All.
它们分别代表了信息沟通的三个不同阶段。
Know nothing,是最初的阶段,对方对你要沟通的信息一无所知。
这个时候你就要从事情最初的起因背景开始讲起,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,将重点信息摘录出来告诉对方。
Know part of it,对方对你要讲的信息知晓一部分。
这个阶段,在沟通时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前情概要,一般不超过一分钟。
简单回顾事件之前的重要信息,然后开始说对方不知道的信息,做好承上启下。
比如:“上次不是说到……,现在有了新变化…..”, “之前有提到……事情后来有了发展……”
最后,Know it all, 对方对你要说什么完全了解。
此刻你要做的就不是告知信息,而是要基于信息进行讨论。这时就不需要前情回顾,而是针对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商量对策。
事先了解对方对信息的接受阶段,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,避免“知识的诅咒”产生。
3. 滑坡谬误:粗暴的因果推理
所谓滑坡谬误,就是使用一连串单线程的因果推论,来强行达到自己的目的。但在这个过程中夸大了每个因果链的关系强度,最终导致逻辑谬误的产生。
在滑坡谬误中有一个经典句式:
“如果发生A,就会发生B,如果发生B,就会发生C。所以为了避免C的发生,我们要阻止A.”
这里的A到B,B到C,就是一个个的“坡”,最后从A推论到C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滑坡。
比如,大家小时候一定听过长辈这样教训过:
“考不上好初中,你就考不上好高中。考不上好高中,你就上不了好大学。上不了好大学,就找不到好工作。所以考不上好初中,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。”
乍一看好像没毛病,但仔细思考就会发现问题。
考不上好高中,就一定上不了好大学吗?
上不了好大学,就一定找不到好工作吗?
再往深一点想,身边有没有人没考上好高中,但依然上了好大学的呢?
有没有人没上过好大学,但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也获得了好工作呢?
显然是有的,我就是其中之一。
那这一连串推论的逻辑漏洞在哪里?
答案是,把每一个环节的可能性当做了必然性。
考上了好高中,只是增加了考上好大学的可能性。而考上了好大学,也只是增加了找到好工作的概率,后面依然要靠你的专业技能、工作经验等综合实力。
用前面那个句式来解释,就是发生了A,也不一定就会发生C.
而相对应的,如果要证实这个滑坡确实存在,就要有充足证据证明每个“坡”都有合理且强烈的因果关联。
比如你若能够证明,考上好高中是考上好大学的唯一途径,考上好大学是找到好工作的唯一途径,那么这个滑坡推论就是成立的。
但很显然不能。
那说了这么多,这个理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什么作用呢?
有,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,不被轻易带节奏。
当我们看到一个现象,发现一个问题,不要一下子去想根本原因,而是去找关联事实。
还是前面这个例子,如果“没有找到好工作”是一个问题,那么和这个问题所相关的事实有哪些?
比如,很多企业缩减招聘名额,同一个岗位竞争激烈,市场薪酬行情下降等等。
然后围绕这些事实,去做相应的拆解和对策分析。
同一个岗位竞争激烈,那么接下来可以有3个选择:
第一,降低自己的薪资要求,提升自己的性价比;
第二,给自己的能力做加码,面试的时候突出自己更丰富的项目案例经验,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,或者请公司的同事做内推;
第三,换个岗位应聘。
围绕每个事实层层向下做拆解,你就会找到相应的办法。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原因归结为:
当年没有考上好学校,所以现在没办法了。
说白了,打破滑坡谬误的关键就在于,不要只盯着一开始的因,和最后的果,而是把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拿出来,思考它们之间的必然性。
只要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,整个推导过程就不成立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,最后简单总结一下,3个常见的逻辑陷阱,请你一定要避免:
1. 逆推谬误:先有结论,再有过程;
2. 断层谬误:我以为你知道;
3. 滑坡谬误:粗暴的因果推理。
以上,感谢大家的时间 =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