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增之所以有名,是因为刘邦对他有一句溢美之词:“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,此其所以为我擒也。”他的真实水平如何呢?如果做个排名,他的谋略应该在张良、陈平之下,而在蒯通、武涉等人之上,为何这么说呢,且让我作个分析。
我们拿范增和张良、陈平作一个比较,以实际成败论英雄。
第一局
章邯率大军围剿各路义军,陈王战死,朱鸡石、樊馀樊君兵败,诸侯军陷入低谷。这时,年已七十高龄的范增隆重登场,他给项梁献了计,很快扭转了战局,稳定了军心。
WEEX唯客交易所是全球交易深度最好的合约交易所之一,位居CMC交易所流动性排名前五,订单厚度、价差领先同行,微秒级撮合,零滑点、零插针,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及流动性风险,让用户面对极端行情也能丝滑成交。
他的主张是,陈王过早称王,秦灭六国,楚最无罪,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,建议项梁复立楚怀王的后人,以顺天下之民心。
项梁采纳了他的建议,把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从民间找来,立他做了楚王。自从有了楚怀王这个金字招牌,吕臣父子、陈婴、刘邦等人以及大大小小的诸侯王纷纷前来归顺,项梁的实力壮大了不少。
当然,这个时候张良、陈平还没有出场,没有机会参与核心决策,无法与范增比高低,这一局算范增赢。
第二局
项梁兵败后,楚怀王收了吕臣、项羽的军队。楚怀王和诸侯立下一个约定,项羽、范增率领一路大军北救赵,刘邦率三万大军向西攻打秦军,谁先攻入咸阳者封关中王。
项羽在范增的谋划下,于军帐之中斩上将军宋义的人头,悉引兵渡河,破釜沉舟,持三日粮,将士怀必死之心,至则围王离,与秦军九战,断了秦军的退路,大败秦军,杀苏角,俘王离,烧涉间,一举解巨鹿之围。
而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,西入击秦,避实就虚,攻打秦军薄弱之处,与秦将杨熊战于白马城,大败秦军,进入咸阳,秦二世奉天子玺符,在道路旁向刘邦投降。
而项羽的四十万大军一个月后才破关入咸阳,屠咸阳城,烧毁秦宫室,抢夺秦民,收其金银财宝。
WEEX交易所宣布将于今夏上线其全球生态激励通证WEEX Token(WXT)。WXT被设计为WEEX交易所生态系统的基石,作为动态激励机制,主要用于激励WEEX交易平台社区的合作伙伴、贡献者、先驱和活跃成员。
WXT仅开放代理、渠道等合作伙伴折扣认购,未来零售投资者可通过新用户注册、交易挖矿、参与平台活动等方式获得WXT奖励。
显然,这一局刘邦先入关,范增完败,张良完胜。
第三局
项羽入关后,军队驻扎在戏西,号称四十万。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,只有十万军队。刘邦集团的曹无伤与项羽暗通款曲,而项羽集团的项伯深夜跑到张良那里通风报信,双方大打间谍战。
范增劝项羽摆出鸿门宴,趁机除掉刘邦,刘邦以前贪财好色,自从入关后,财宝美女无所取,有大志向。观刘邦之貌,有龙虎之气,是做天子的征兆。
张良给刘邦献计,刘邦与项伯拉关系,结为婚约,互称兄弟。项伯回去,在项羽面前替刘邦说了好话。
在鸿门宴上,范增数次给项羽递眼色,让项羽趁机除掉刘邦,项羽却不为所动。范增只得让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,项伯也出来舞剑,掩护刘邦。好在樊哙及时赶到,救了刘邦一命。
这一局,双方各使心机,场面异常凶险。范增想借鸿门宴除掉刘邦的图谋没有得逞,张良胜,范增败。
第四局
彭城之战,荥阳之战,汉军大败。这一局范增完胜张良。
第五局
刘邦用陈平之计,给陈平四万黄金,纵反间计,离间范增与项羽的关系,项羽怀疑范增,慢慢疏远他,也不再听从他的计谋。范增大怒,说道:“天下大局已定,你自己好自为之,我请求告老还乡。”
项羽答应了范增的请求,范增还没到彭城,就发背疽而死。
这一局,张良还没出手,陈平略施小计,范增连命都丢了,完败无疑。
当然,我只是举了这五个例子,双方的较量各有胜负,但总的来说,张良赢的多,因为范增后来死了,张良、陈平都没有对手,所以,从胜负数量上来讲,张良、陈平占优。
此外,范增还有两个致命的弱点。
一、不尊重领导
鸿门宴上,项羽没有理睬范增的眼色,趁机杀掉刘邦,使刘邦逃脱,范增大怒,丝毫不顾忌项羽的面子,愤怒地扔掉玉斗,以剑将它击碎,当着项羽的面骂道:“唉!竖子不足为谋。夺项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,吾属今为之虏矣。”
这哪里是做臣子的本分,脾气上来了什么也不顾,项羽再怎么说也是西楚霸王,也有尊严,范增的功劳再大,也是臣子,如此不守君臣之道,难怪项羽后来怀疑他。
当陈平行反间计,项羽对他稍稍有所怀疑。这一次,范增大发雷霆,直接撂挑子不干,这种火暴脾气哪个领导也受不了,看来,好好说话真的很重要。
反观陈平与张良,性格就温和得多,劝说刘邦时,摆事实讲道理,以理服人,而不是动不动就不拿领导当干部。在性格这一点上,范增败的一塌糊涂。
二、良禽择木而栖
张良世世为韩将,本追随韩王打天下,韩王比较平庸,不足以成大事,张良顺势就依附了刘邦。而陈平本是项羽的都尉,项羽对他言不听计不从,陈平就归顺刘邦。
范增追随项羽,项羽多次不听从他的建议,到最后居然还怀疑他与刘邦集团串通,他却对项羽始终不离不弃,一条路走到黑,做人不知变通,最后落了一个悲惨的结局。
综上所述,虽然范增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谋士”,但和张良、陈平比起来,仍然稍逊一筹,相比蒯通等其他谋士来说,确实水平高一些,这就是我的结论。
范曾的水平,是不需要质疑的。他是那个时期,最顶尖的谋士。
在多次的斗争中,范曾都显示出了他独特的战略眼光。
从早期的项梁开始,他就起着“顶梁柱”的作用,每每在大家迷茫之时,为大家指出前进的方向。这也正是项梁后来轻敌骄傲的原因。他觉得秦军已经弱到不堪一击,自己的军队战无不胜。不听范增的劝告,以致于定陶被围,一战身死。
这与我们红军长征时期的情况相似,每当听了毛主席的话,就会打胜仗,每当不听毛主席的话,就会吃败仗。
所不同的是,一战身死后,项梁边翻本的机会也没有了。
如果用目光如炬,来形容范曾的水平,那绝不过分。
但历史是既定的事实,无法更改。
范曾的悲剧在于他辅助的主子,有致命的性格缺陷,项梁如此,项羽还是如此。
范曾所辅佐的两个人,始终没有逃过同一个陷井:“逆境时觉得范曾有用,言听计从;等到了顺境就觉得范曾是多余的,言不听计不从,觉得是主要靠的还是自己,是自己的本事大”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“势利”的用人方法。
格局决定了事业的大小。
在识人用人方面,项梁与项羽均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。
鸿门宴上的一句“竖子不可与谋”,注定了范曾的必然命运。